新闻公告
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院新闻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第四十二期学术沙龙举行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第四十二期学术沙龙举行

 

2018年12月28日,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第四十二期学术沙龙在方李邦琴楼104教室举办,本次沙龙由北京语言大学郑艳群教授和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孔令跃副教授主讲,杨德峰教授主持。

 

汉语教学数据挖掘的意义和方法

在开始报告之前,郑艳群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啤酒和尿不湿的故事。在周末,美国的啤酒和尿不湿的销量都会大幅增长,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不可预料的,根据经验我们并不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只有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才能找到答案,由此得出数据比经验更可靠的结论,郑老师以这个为例引出自己近年来所做的研究。

郑老师以汉语综合课语法教学结构和过程研究为例,首介绍了“根据研究问题确定与之相关的要素——数据采集——数据诊断——特征收集和模型发现——对特征或模型进行分析和解释”这一汉语数据挖掘的方法,接着从基于文献的描写研究和基于实录的实证研究两方面介绍她和她的学生所做的研究。

在文献描写方面,郑老师广泛搜集了其他学者的在结构和过程方面的论文,分别分析了各位学者对结构和过程的认识。在实证研究方面,郑老师选取了45份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录像,记录这些教师的课堂结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她将课堂分为展示、解释、练习和归纳四个过程,结果显示,课堂完整实施四个过程的数据以47.62%的支持率位于榜首,郑老师的研究用数据将优秀教师的课堂过程进行了直观的描述。

通过对这一研究的介绍,郑老师为在座师生提供了一种新颖的研究方法:先对文献进行全面描写,再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将文献描写与实证研究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接着郑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近两年她的学生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在汉语听力课教学和微信实时交互的实证研究报告,这些研究发现了Ellis聚焦形式类别图的一些错误,对FonF理论进行了验证和修正,进一步向大家展示了这一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最后,郑老师梳理了自己自2000年以来在汉语教学数据挖掘方面所做的研究,她希望能探索一种抽象的方法来完成自己“为汉语工作画像”的梦想,并用《大数据时代》中一句发人深省的话结束了她的报告:“数据让我们更加谦虚。”

 

语块教学:理论与实践

语块是自然话语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形式固定的多词汇单位,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孔令跃老师从语块的普遍性,重要性,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四个方面为大家介绍了有关语块研究的理论进展,并对语块教学的意义进行探讨,带领汉院师生对语块理论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

在普遍性方面,孔老师罗列了以往学者对口语、演说和学术散文等语料中语块占比的统计,用数据直观反映和证明了语块的普遍性。并且在研究儿童如何加工常用的四词词串实验时,也发现儿童是将其作为整体来储存的,并且发现儿童的语块构式和成人基本是一致的,这也证明了儿童语言习得受到成人语言频次的影响。而Zipf分布图则表明高频常用语言单位占语料的绝大部分,由此可以得到对教学的启示:高频语块是语言学习的种子,应当先基于高频语例的学习,再系统的习得。

在重要性方面,一语习得研究表明语块是语言基本的建构单元,是创造性语言产生的基础;而对二语习得来说,语块能促进二语口语流利度,是二语水平的标识和预测因素;在交际功能方面,语块能使表达快速、流利、地道。

在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面,目前反对观点和支持观点都有,孔老师在认为语块教学很有必要的条件下,对语块的有效教学进行了探索,为大家介绍了90年代词汇中心教学法和90年代至今的各种语块显性教学法。为了更好地说明如何教的问题,孔老师为大家举出一个教学干预的案例,展示了阅读课和写作课的语块训练的目标和具体干预细节,和学生对语块重要性意识的评估。

最后,在师生们热烈的讨论和提问中,本次学术沙龙活动圆满结束。

 

  撰稿:左媛媛

摄影:蔡汉斌